
綠色農業、生態旅游、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綠色建筑業、綠色服務業……近年來,綠色經濟的發展如火如荼。在7月2日召開的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成都明確將綠色經濟列為支持培育的六種新經濟模式之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綠色經濟?綠色經濟在成都的發展現狀如何?成都發展綠色經濟有哪些優勢?支持培育綠色經濟,成都還可以進一步有哪些作為?新盛唐集團為大家詳細解讀成都在綠色經濟發展方面的優勢,希望大家可以參考!
一、產業現狀:在西部地區已形成比較優勢
綠色經濟是以資源高效利用、再循環、無害化等高新技術為支撐,以發展與保護并舉為目標,從而實現新價值創造的新經濟發展模式。
綠色經濟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具體可以分解為綠色生產方式、綠色生活方式兩個方面:綠色生產方式是指那些低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高附加值產出、高科技含量的生產活動;而綠色生活方式則是指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等生活行為。
成都綠色經濟發展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和實力,在西部地區也形成了一些比較優勢。成都綠色經濟在綠色農業、綠色服務業等領域都有不俗表現。
在綠色農業領域,成都推出了“天府源”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綠色有機農產品規?;a在西部地區名列前茅,而且已成功進入國際高端市場。在綠色服務業領域,特別是在碳交易方面,成都以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為依托,正加快建設西部碳交易中心,而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成都累計成交碳減排量約170萬噸,在全國9個碳交易試點地區中排名第五位。
成都綠色經濟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節能環保、新能源、綠色交通等市場競爭激烈的產業領域。
二、發展優勢:人才和技術優勢突出
發展綠色經濟的關鍵要素是人才和技術,而成都在這兩個方面優勢突出。
成都擁有綠色經濟領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5人,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7人,頂尖團隊33個,豐富的人才資源為綠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核心要素支撐。
而在技術方面,成都技術創新載體多,實力強勁。在節能環保、新能源兩大領域,成都擁有各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獨立科研機構等創新載體合計46個。兩大領域的技術創新數量、技術轉化數量均領先西部其他城市。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這兩個領域的專利授權量分別超過1400件和550件,輸出技術成交合同數量分別超過1400項和570項,成交金額近50億元。
當前,成都正積極培育產業生態鏈生態圈、重塑產業經濟地理,在黃浩森看來,這無疑為成都綠色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他表示,綠色經濟既是新的增長點,也是當前科技革命、產業升級的重要領域,這與成都在培育產業生態鏈生態圈時瞄準前沿高端產業、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不謀而合。另一方面,支持培育綠色經濟也有利于推動產業跨界融合和產業鏈垂直整合,形成具有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的產業生態鏈生態圈。
三、發展建議:“生產”“生活”要雙管齊下
綠色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企業這個市場主體。作為永遠的市場主體,企業對綠色經濟的發展具有基礎性的推動作用。成都綠色經濟的發展需要具有產業鏈整合能力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因此,建議要大力引進、培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綠色經濟領域的創新型、領軍型企業,甚至是獨角獸企業。
其次,是要做強成都的綠色品牌。當前,成都已經打造了“成都制造”“成都服務”等一系列成都品牌,可以將綠色標簽植入到這些品牌中,在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提升成都的品牌價值和獨特性。
在發展綠色生產方式以外,還要大力推廣綠色生活方式:綠色生活方式是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途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但是培育綠色生活方式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大眾從理念上認識到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必要性,還需要從政府政策導向、法律制度保障、文化自覺機制等方面全面發力。建議通過采取更加積極的政策鼓勵大眾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激發綠色經濟的市場活力。
推薦閱讀:新型城鎮化建設應深度融入低碳理念 》》》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團 版權所有 蜀ICP備06000706號-1
技術支持:中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