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不僅是文明演進的見證者,更是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的實踐者和傳承者。建設美麗鄉村不只是恢復綠水青山的生態之美,更是要重塑山水村落一體、田園牧歌交融的人文盛景。堅持用綠色發展理念保護傳統村落,是實現美麗中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盛唐集團為大家詳細解讀傳統村落的綠色發展之路,希望大家可以參考!
一、生態文明建設為鄉村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
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 意味著現代化開始從只重視城市化到城市化與農村現代化并重的新時期,這為鄉村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
在中國,鄉村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中國的社會就是鄉土性的。鄉村是樸實安詳、恬淡和樂的象征,是人們魂牽夢繞的故鄉。梁漱溟曾提出“中國文化以鄉村為本,以鄉村為重,所以中國文化的根就是鄉村”的論斷。晏陽初同樣認為,中國的元氣在農村。鄉村有如古老的河床,孕育和滋養著中華文明;沉淀了五千年的農耕文化,則是中華文明深入泥土的根脈。
在全國的村落之中,有著豐富多彩的鄉土民俗和大量尚未開發的文化資源,保護和傳承好這些生態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文明薪火相傳和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使命所在??梢哉f,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的未來,還直接關系到我國生態文明全面建設的進程。只有鄉村建設取得實際效果,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和質的突破。
二、綠色發展之路是傳統村落保護的有效路徑
傳統村落是凝固的歷史載體、看得見的鄉愁、不可復制的文化遺存。數千年來,傳統村落是各民族因地制宜,選擇適合人類當時生產條件下居住、繁衍生息、生產、生活的場所,居住于此的人民創造了大量傳統民居、服飾器具等物質文化遺產和關于人文情懷、傳統風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我國加強了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和范圍,但保護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在現代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的時代大潮下,很多有價值的傳統村落被破壞。有統計結果認為,自然村平均每年遞減7.3%,平均每天消亡1.6 個。怎樣在農村現代化進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護好傳統村落?綠色發展不失為一種有效路徑。
1、綠色發展理念與傳統村落保護的深度結合。
就是要把尊重村落自然、歷史和人文的責任融入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中,重現以綠色化為引領的傳統村落的盛景。
2、綠色經濟與傳統村落保護的高度融合。
對于傳統村落而言,綠色發展是最好的保護。立足于農村自身的特質,遵循生態功能優化原則、人文遺存保護性開發、適度發展原則、因地制宜原則等。用綠色產業支撐起傳統村落保護的大廈,讓傳統村落從邊緣化、被遺忘的角落走進社會發展的中心,成為人們向往的美麗家園。
3、綠色生活方式與傳統村落保護的廣泛結合。
把傳統村落保護與人們的生活消費方式融為一體,把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消費方式,作為傳統村落保護的具體行為和價值取向,讓歷史文化厚重美、山水人文環境美、鄉風村規身心美、建筑景觀設計美、宜居宜業生活美,成為傳統村落保護的主題。
三、打造生態、人文、科技相融合的村落綠色發展新業態
我國在20 世紀末、21 世紀初開始普遍制定鄉村發展規劃。據資料顯示,截至2011 年底, 全國有91.2% 的村莊已經編制了村莊總體規劃??偟目磥?,規劃水平較低,缺乏特色。有的傳統村落規劃,不僅沒有傳承鄉村的原有特色,反而使得地方特色隨著鄉村的更新改造而逐漸減退。
打造鄉村新業態,關鍵要做好規劃,要解決如何合理地安排鄉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質和空間分配,創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適、優美的環境的科學和藝術,從自然和社會兩方面來共同創造一種充分融科技和自然于一體、天人合一的人類活動的最優鄉村環境,使鄉村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生態系統??茖W合理的鄉村規劃,既協調生態、人文和科技之間的關系,又著眼于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是一個生態上功能健全、人文上特色鮮明、科技上綠色可持續,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的村落新業態。
只有從生活的土壤、從文化的肌理、從民族精神情感的寄托與凝聚等更深層面出發,保護和傳承好祖輩留下的自然和文化財富,才能行之久遠,農村才有更幸福的未來?!巴恋仄綍?,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陶淵明勾畫的質樸自然和諧美好的桃花源,能夠流傳一千多年而溫馨如故,是因為那是我們很多人心目中理想的美麗鄉村。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團 版權所有 蜀ICP備06000706號-1
技術支持:中聯無限